■新译通翻译公司
新译通翻译专业行业翻译:
新译通翻译公司凭借十年翻译成功经验,已经为大量专业类客户翻译了大量的技术性文件资料,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类翻译的成功案例,以备客户参考。
新译通翻译公司--品质管理项目表翻译资料片断摘录:
1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做好设备故障的事后维修、事中控制及预防性维护,提高设备运转率,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所有设备的管理与考核。
3职责
3.1生产部是生产设备的归口部门,由下辖的设备管理小组具体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确定生产设备的定置区域,绘制定置图;生产设备的日常监督、检查与维护。
3.2 各班组、工序负责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
3.3 企管部负责相关工作的验证与考核。
4管理程序
4.1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调试
4.1.1设备购置必须由使用单位写出书面申请,申请要求以数字的形式充分说明购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经济效益,设备性能、工艺参数、处理量等指标要求明确,经生产部初审、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置。
4.1.2设备管理小组对采购的设备根据《生产设施/设备配置申请单》、《设施验收单》进行验收签字,并查看其说明书、质量检验书、产品合格证等资料。
4.1.3设备使用说明书、装箱单、质量检验书、产品合格证等文字资料,由生产部设备管理主管负责收存保管。
4.1.4新设备由设备管理小组、生产部指导,配合使用单位进行安装、调试并填写设备调试记录。在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质量问题,生产部及时通知该设备采购人员处理。
4.1.5设备定置要求
a各车间设备按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布置定位,并划分区域。
b设备专用工具专人保管,设备管理小组制定《设备专用工具一览表》登记造册,责任到人。各车间工具放置在工具箱内,按规定位置摆放,并保持清洁有序。
c其他部门设备按公司规划和设计方案安置,由使用部门进行维护和保管。
4.2设备管理模式及机构
4.2.1建立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各工序《设备管理档案卡》,将每台设备管理任务分包到人,明确操作工、电工、维修工责任人,并实行挂牌承包,由承包责任人具体负责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维修任务,并承担设备管理目标考核奖惩和事故处罚,保证台台设备有人管、每个故障责任有人承担,构成基本的设备管理模式。
4.2.2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
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别明确规定双方设备管理职责,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无论是运行操作人员还是检修人员,都应承担其相应责任。
a电工负责所有电器、电机及电机与减速机直联一体的减速机的一二级保养工作。
b机修工负责除电器设备以外的所有设备的一二级维护管理。
c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
4.2.3建立设备管理机构
组成由设备管理主管为领导、电工组长、维修组长、班长及技术顾问为组员的专业设备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技术改造、技术指导、故障分析、管理考核和制订检修计划及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4.3设备操作管理
4.3.1生产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认可
a各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按岗位说明书录用、招聘,经过培训后上岗。
b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者均须经过生产部统一安排的技能和技术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进行操作。对于特殊工种,须经劳动及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3.2操作要求
a设备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结构性能、润滑点及部位等情况,定期润滑,并填写《设备定期润滑操作记录》,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设备技术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b设备操作者要按“三好”、“四会”和“五纪律”的要求操作设备,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设备/工艺)记录》和《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
(a) “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
(b)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会检修。
(c) “五纪律”:即凭操作证操作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管好设备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c重点设备及关键工序的设备,使用单位应推选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3.3微型故障记录制度
a各工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微型设备故障,即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不会蔓延成严重的故障,为了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对此类故障进行临时性的解决,确保不会恶化。
b同时将其列入各工序的《故障记录暨短暂停机期间检修项目汇总表》,作为统一停机时的维修项目。
4.3.4建立规范的设备档案——设备故障事后维护
如《设备管理档案卡—设备故障事后维护、检修、改造记录》,完整记载设备的技术参数、检修记录、维护记录(如设备故障处理时间、设备故障间隔时间、每次同类事故的修复时间对比、维修方法、针对此事故的该部位下次计划检修时间及经验固化)和技改内容等,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
4.4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
4.4.1
设备故障分析、判断及决策的快速反应、立即行动制度——“15(3×5)分钟嘉华决策法”。
a设备异常发现人须在5分钟内汇报设备使用者、值班维修或电工、维修组长及班长;
b班长须在5分钟内召集设备异常发现人、设备使用者、值班维修或电工、维修组长等人员,充分运用PDCA循环分析法、“五个为什么”分析工具、逐步排除法等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集思广益的分析异常或故障原因,拿出解决办法;
c班长须在5分钟内做出设备故障处理方案的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
4.4.2设备故障责任追究制度
a对于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事故,坚持设备无自然损坏原则,由设备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过,广大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不受到处理不放过,并于当日按程序传递《事故调查报告书》。
b如果设备事故较大,在企业内部可成立专门事故分析和处理小组迅速处理。
c设备管理小组对每月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月度设备故障和事故总结报告》报企管部及副总经理、总经理,将每年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事故汇总成册,编辑《年度设备故障和事故总结汇编》总结教训,分析原因,作为职工的技术培训教材。
4.5设备维修要求
4.5.1 维修类别
a小修:拆卸检查部分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零件,调整零件间隙和相应位置,更换或修复零件,修复达不到精度的部位。
b中修: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其中丧失精度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修理。如部分解体、更换修复、磨损的机件必要时进行恢复。
c大修:所修设备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更换修复所有不合格的零件,全面清除设备存在的隐患,恢复性能指标和效率。
4.5.2 设备维修计划
a设备管理小组依据设备日常维护、检查、定期保养等记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同时根据使用单位提出的设备修理报告,于每年12月25日、每月的25日编制下一年度及月度《设备维修年度/月度计划》。
b经生产部审核,报副总经理批准,由生产部安排检修时间并负责实施,相应执行人及时填写《设备维修/大修记录》,报设备主管备案。
c修理计划内容
包括设备名称、编号、规格、型号、使用单位、维修项目或内容、修理工时、费用预算、时间安排、执行人、督导人、验证人等。
4.5.3 设备的维修
a维修前准备
查阅设备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技术条件,调查了解设备工作使用情况和使用单位的修理要求。
b维修方案确定
根据维修改造项目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及维修前的准备情况,生产部、设备管理小组
或督导人应在维修改造前集体确定方案。
c维修过程督导
生产部、设备管理小组或督导人应在维修改造过程,现场巡查督导,避免维修方案执行过程的随意变更。
d设备维修后验收
设备检修后,按以下程序要求组织有关使用单位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并在《设备维修/大修记录》中填写验收记录,有关记录应由生产部存放管理。
(a)小修:由车间班长、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手段为空运转和投料加工检验,验收后填写《设备维修/大修记录》,报设备管理小组。
(b)中修:中修完工后由设备管理小组及相关领导进行验收,验收手段为空运转试验和投料加工检验,修理质量应满足工艺要求,验收合格后在《设备维修/大修记录》中予以确认。(c)大修:大修后的设备应达到工艺技术规定的标准,全面恢复原有的生产能力,由生产部组织设备管理小组、相关领导和使用部门进行验收,验收手段为空运转试验和投料加工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5.4例外管理
a突发设备故障处理
能自修的突发性设备故障处理及计划性的维修均按以上程序执行。
b外协维修
(a) 质量保证期内的设备故障
若质量保证期内的设备发生无法复原性的较大故障,应立即停机,保护现场,做好相关记录,并通知制造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拆卸、分析、定性,做好记录和相关人员的核签,就善后维修达成书面协议。
(b) 非质量保证期且需外协维修的设备故障
经分析确定不能自修的突发性、无法复原的较大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组织相关人员拆卸、分析,制定维修复原方案计划,必要时通知制造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拆卸、分析、定性,并就外协维修问题达成书面协议。
4.6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保养要求
4.6.1
设备管理小组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档案、设备台账;
4.6.2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及《设备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4.6.3建立员工日常技术培训制度,让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等,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办法,不断的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加强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
4.6.4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执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a日常保养:由生产车间操作工负责设备清洁卫生、保持设备表面无积水、无油污。
b一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负责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保养,并填写《设备维修/大修记录》。保养内容包括: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设备部分进行解体检查,对设备各部件的配合间隙进行适当调整;对失效的润滑油进行更换,填写设备《设备定期润滑操作记录》。
c二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负责,其保养内容包括:完成一级保养内容;根据设备的使用情
况及保养项目,进行大部分解体、检查、保养、更换修复磨损件等,保养后的设备重新确认能满足工艺要求。
4.6.5设备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a根据每台设备的安全标准和技术特性制订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制度,详细规定设备维护检修的周期、内容和要求。
b建立规范的设备档案,如《设备管理档案卡——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表》,完整记载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部位及维护项目名称、预防性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方法及材料准备和计划技改内容等,作为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特别对于核心主体设备,要根据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科学安排预防性停产检查维护。
4.7设备现场巡视检查制度和机构
4.7.1设备管理小组负责对每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维修工承包负责人进行考核。
4.7.2企管部、生产部联合定期对设备管理小组进行稽查、考核,负责检查违章操作、不认真落实巡视制度、不按规定维护设备等不良现象,并按规定对责任人处罚教育。从而建立起层层负责的监督检查考核体系。
4.7.3由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进行日常巡视,规定巡视时间、路线、检查的设备和内容,一般采用听、看、闻、摸和测等检查办法,并按要求在《工序操作记录》上做好记录,保证一小时巡视一次,对于带病运行的设备要强化监视。
4.7.4为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落实,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考核制度,进行事后奖惩和事中控制,设备管理小组每天对每班进行现场管理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和设备运行缺陷,并对相关责任人按照规定进行扣分、处罚和教育。
4.7.5各班长应经常组织电工、维修工等人员对本班设备的维护状况进行检查,结合《交接班(设备/工艺)记录》及《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作重点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分,月末汇总报设备管理小组。
4.8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制度
4.8.1设备维修维护费用是设备故障率高低的具体体现,加强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促进设备管理、避免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8.2财会部每月对生产部进行考核,实行节奖超罚,把奖励和处罚的金额每月兑现到班
组和工序,班组按内部考核兑现到个人。
4.9设备报废
4.9.1技术性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无修复价值、严重影响环保及安全的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由设备管理小组组织生产部、企管部等有关部门及领导进行技术鉴定确
认,应该报废的由设备管理小组填写《设备报废申请》,经生产部初审,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4.9.2申请报废的设备在批准报废后,应进行隔离保管;有用部件由设备管理小组、生产部研究充分利用。
■ 笔译翻译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