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通翻译公司
新译通翻译专业行业翻译:
新译通翻译公司凭借十年翻译成功经验,已经为大量专业类客户翻译了大量的技术性文件资料,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类翻译的成功案例,以备客户参考。
新译通翻译公司-观光旅游业报告翻译资料片断摘录:
一、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杭州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起步较早,条件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杭州都市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项新兴产业进一步受到了各级政府、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观光者以及广大城乡居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尤其在“黄金周”、寒暑假旅游中,以民俗文化游、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农家度假游、和农业经贸游等为主要类型的各种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青睐,呈现蓬勃生机。
为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引导和管理,使之纳入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根据《杭州市都市农业实施意见》要求,市农办和市旅委决定在2006年前评选和扶持10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综合类示范园区和20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特色类示范点。2003年在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市农办和市旅委以联合发文的形式,在省内率先制定出台了《杭州市级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示范点检查验收标准(试行)》;2004年9月,市农办和市旅委又联合下发了《杭州市级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单位评选和奖励办法》,明确由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或5万元的一次性扶持资金奖励。两年多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旅游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全市各地有序地开展了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园(点)的创建工作,并通过“农旅”结合、携手发展,实现了以旅促农、强农兴旅的双赢局面。
2004年下半年,经过自愿申报、择优推荐、初审筛选和现场考查验收等程序,根据《杭州市级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示范点检查验收标准(试行)》及《示范单位评选和奖励办法》的规定,评选了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等15家单位为首批杭州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其中包括3家综合类型示范园(点)和12家特色类示范园(点)。为进一步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提升水平,杭州市农办和旅委授牌表彰的15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还被推荐加入杭州市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工程,被冠以“杭州市国际旅游访问点”。其中,2005年1月第一批推出的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浙江(中国)花木城、桐庐县峰之语蜜蜂王国生态园、杭州白马湖渔村、千岛湖有机鱼休闲观光园区、杭州晶星都市村、梅家坞茶文化村等8家单位,已经正式挂牌对境外游客开放。随着我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还为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和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全新的选择,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交流和共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业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地的一些资源随意开发,有的还是破坏性开发,盲目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
二是精品、特色和亮点不突出。虽然我市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归纳起来有六种发展模式,但这些单位所开展的内容大都具有类同性。能结合农业生产,发动农民参与,挖掘民俗风情,让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让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及农户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项目少。
三是宣传和服务上不够规范。许多单位仅考虑成本和接待能力而不太注重对自身的宣传,也不主动和旅游部门挂钩。同时在农业旅游点的食品卫生、明码标价、环保消防、设施安全等服务方面做得也不够规范。
四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发展休闲产业有利于农民增收,保环境保护和促进城乡统筹,在起步阶段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目前光靠农口和旅委两家只给一点奖励,很难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策建议
加快杭州农业旅游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根据现有基础和发展趋势,杭州下一步推进农业旅游要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都市农业、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把握我市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契机,以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培育精品亮点,做大做强农业旅游产业。近期目标是今、明两年,在全市评选和扶持不少于10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综合类示范园区、20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特色类示范点,培育一批县级示范点,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农家乐”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中期目标是优化提升农业旅游,建设一批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精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打响杭州休闲观光农业的品牌。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市逐步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各种类型比较齐全的休闲观光农业体系,实现农业旅游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
(二)正确引导,促进发展。注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引导农业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强化协调发展的观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现代科技为保障,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在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干扰破坏,尽量减少人为加工的痕迹,并与生态农业、林业等建设结合起来考虑,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并重,逐步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二是要强化农旅结合的观念。按照鼓励发展、积极引导、有序开发、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的原则,坚持做到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强农兴旅,加强农业与旅游及旅游业六大要素的融合发展,努力做到相关产业互相促进,实现我市旅游农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要把扶持农民增收和满足游客需求放在首位,增强人本意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农业旅游产品、更优的农业旅游服务。通过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城乡交流、打造和谐社会。三是要强化特色品牌的意识。突出农业资源和风土人情,用“特色”吸引游客,以品牌树立形象。结合农业生产,发动农民参与,挖掘民俗风情,推出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让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及农户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以丰富内涵,提高品位。四是要强化开拓创新的观念。农业旅游是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必须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努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坚持不懈地通过科学管理,促进农业旅游再上新台阶。一是规划先行、整合资源。依据杭州大旅游发展规划和都市农业建设规划,加强农业旅游规划研究编制,保证农业旅游健康发展。农业、林业、水利、旅游、建设、环保、交通等有关部门要衔接沟通,尽可能地整合配置新农村建设、生态村建设、“村庄整治工程”、“乡村公路通达工程”等资源优势,确保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科学有序开发,实现农业与旅游业良性互动。二是加强扶持提高质量。按照杭州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发展都市农业实业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旅游建设的标准规范,促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出精品、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投资业主和经营单位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调动质量,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农业旅游的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培育和发展“农家乐”旅游协会或游客接待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对经营人员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的培训,提高农业旅游经营单位服务水平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结合农业生产,发动农民参与,挖掘民俗风情,推出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农事活动,让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及农户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以丰富内涵,提高品位,引导农业旅游经营单位、尤其是开展“农家乐”旅游的乡镇(村)或农户家庭,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接待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的食品卫生、明码标价、环保消防、设施安全等要加强指导和依法监督工作,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四)注重宣传,打造品牌。把宣传和营销作为进一步打响杭州农业旅游品牌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强整体形象宣传。通过促销会、说明会、恳谈会等各种宣传手段或方式,进行形象设计包装,展示杭州旅游农业风采,扩大我市农业旅游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提高知名度。二是加强旅游推介。在主要旅游宣传手册上的增加对农业旅游产品宣传内容,并组织、协调和引导旅行社用新闻媒体加大策划、宣传和推广力度。在杭州农业和旅游网站上开通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农家乐”旅游的宣传推广专栏,不断将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在充分吸引城市散客的基础上,争取与旅行社等机构合作,合理组织旅游产品和线路,发展小型团队,进一步带动更多的散客市场。三是进一步强化示范单位的辐射作用。发挥首批15个示范单位优势,进一步做深、做精、做细巩固、提升和发展文章,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成功经验,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努力争创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国家级品级,吸引更多的单位投入到发展旅游农业和创建示范园(点)的行列中来,不断增强农业旅游发展后劲。
(五)优化环境,保障发展。加快农业旅游发展,是顺应大趋势谋求新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把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统筹城乡、提升农业、拓展旅游的重要抓手,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努力发展农业旅游。涉农部门和旅游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加强组织协调,理顺工作关系,为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尽责尽力。
■ 笔译翻译报价 |